歷史悠久的中央咖啡館Café Central,旅遊觀光有機會一定要朝聖一下 |
說起維也納的話,大部份的人都會想到多瑙河畔的典雅都市,還有那幾個不世出的音樂天才(彷佛空氣裡都飄著音符似啊)。但其實說起維也納的咖啡館文化,也是同樣多采多姿,一點都不輸巴黎佬。
幾年前旅行經過維也納時,除了湊熱鬧看看皇宮,不能免俗也要抽空坐坐咖啡館。作為昔日中歐文化精萃之地,維也納自有一種布爾喬亞式的拘謹氣氛,當然比起鄰居德國人又還不及。以衣著來形容這種氣氛上的鬆緊程度,德國人如果是打著領帶正經八百,奧地人大概就是解開空氣扣的程度(我想,義大利人應該是連拉練都沒拉)。
市內幾家有名的老咖啡館,像中央咖啡館(café Central)、哈維卡咖啡館(café Hawelka)、史貝爾(café Sperl)等,走的都是文質彬彬路線,維也納近代的大思想家、藝術家、音樂家,大概都曾是座上賓。在台灣很紅的咖啡名句:「我不在咖啡館,就在去咖啡館的路上。」就是源起於文學家Peter Altenberg。這位老兄以中央咖啡館為家,鎮日流連店中創作討論,甚至讓店家後來在門口為他塑了一尊雕像。
一隻筆、一支咖啡,就能譜出半世深沉 |
由於停留的時間太短,一些有名的咖啡館實在無緣一一拜訪,但城市裡的街角小巷,其實就充斥著許多舒服的店家了。雖然以氣氛來說,維也納的cafe相對深沉內斂,但以咖啡口味來說,奧地人花樣可就多了。奶泡濃淡,糖量多寡,鮮奶油要不要打發,也有加各式利口酒的,可說讓人眼花撩亂。相較於台灣這幾年開始往精品莊園豆的品嚐方向來說,維也納的咖啡,感覺還是以義式濃縮為基底,所變化出的各式花式咖啡為主。
不管規模大小,維也納的咖啡館裡總是會放著一疊疊書報,聽說以前報紙是很貴的東西,於是暖氣與報紙變成當時讀書人賴咖啡館的最大誘因。不難想像一個世紀以前,這些知識份子在裡頭談詩作曲、精神分析、搞革命的熱鬧模樣。於是咖啡在這國家裡頭,便有點偉大作品催化劑的味道。維也納咖啡以黑咖啡為底,上面覆上一層打發的鮮奶油,香甜濃郁,是十分討喜的飲品 |
老咖啡館承載著許多靈魂,窗簾厚重,彷彿就這麼放了整個世紀。裡頭的人們不動聲色,幾份報紙看了又看,或是埋頭寫些東西。連壺身看來都是有點歷史,一把優雅溫存。
0 意見:
張貼留言